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是由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所决定的,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要把握几个着力点。
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是有效应对国内外形势的使然
从国内环境来看,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。一方面,国内需求明显不足。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,总量性、结构性、周期性矛盾问题进一步暴露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。图1所示,2022年我国第四季度GDP增长仅仅维持在3%,中美GDP增速季度对比已经较为接近,保增长成为中国十分重要的调控目标。另一方面,我国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。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,科技创新能力依旧不足。确保粮食、能源、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需解决许多重大问题。国家在扶持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托育、养老、住房等方面仍面临众多难题。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。
从国际来看,在多重因素冲击下,2023年全球经济仍将继续疲软,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免;俄乌冲突升级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,也对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以及能源、粮食等关键资源产生深远影响;逆全球化思潮抬头,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明显上升,我国供应链安全面临挑战。
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几个着力点
第一,适度提升财政赤字率。2023年赤字率拟按3%安排,比2022年提高0.2个百分点(见图2);赤字规模3.88万亿元,比2022年增加5100亿元。积极财政政策的这种“加力”,有利于更好支持落实完善减税降费,助企纾困,提高微观主体活力,确保支出强度,以对冲经济和社会风险。
第二,在稳增长的同时防范重大风险。截至2021年末,全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约为47%(见图3),债务风险总体可控,但政府债务负债率的攀升趋势需引起警惕。2022年我国面临财政收入下滑和支出压力不减的局面,减收增支导致财政收支缺口明显扩大。2023年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稳增长的同时,要更加注重财政收支平衡,保持财政可持续,防范化解重大债务风险。同时,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,优化组合赤字、专项债、贴息等工具,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。
第三,完善税费优惠政策,对现行减税降费、退税缓税等措施,该延续的延续,该优化的优化,突出对制造业、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以及特殊困难行业的支持。2023年拟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.8万亿元,比2022年增加1500亿元, 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,注重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有效衔接。
第四,优化支出结构。加强对科技攻关、乡村振兴、区域重大战略、教育、基本民生、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,同时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,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。
第五,继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,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,推动财力下沉,优化省以下财力分配,更多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。
财科院公众号